在337 座城市排名中,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前十榜单的分布与省级指数类似:基本位于东部。其中杭州排名第一,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最靠前的城市。
2015 年城市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榜单
而在细分的一级指数榜单上,尤其是数字服务支持度榜单,中西部的城市及县域有着抢眼的表现:排名前十的几乎全是中西部城市,如青海的果洛州,新疆的塔城地区,西藏的阿里地区等。
1754县城大排名 数字普惠助力中西部地区“弯道超车”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县城层面,与省级和城市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排行榜前几名基本集中在东部地区不同,在县域层面,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排名靠前的县域,既有来自东部地区,也有来自中西部地区。就影响因素而言,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前20名县域的主要推动因素是覆盖广度因素,其次是使用深度,各县域内使用深度的各业务发展情况差异较大。 数字服务支持度由移动支付占比、贷款利率等指标合成。这意味着虽然中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总体仍低于东部地区,但在移动支付端则快速追赶。出现“弯道超车”的趋势。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前20 名榜单及其对应一级指数排名
数据来源: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数字金融,天然普惠
普惠金融的本意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尤其是小微企业及经营者、贫困、低收入等特殊群体提供可得性金融服务。而互联网金融的定位正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及产品创新,降低金融服务产品的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实现机构和客户的共赢。可以说,创新性互联网金融天然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源动力。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业务的发展,各地区在数字金融上逐渐呈现趋同的特征:2011年不同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之间差异还较大,但到2015年,不同省份之间的差异已经大幅缩小。
2011 年和2015 年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趋同主要是因为覆盖广度、特别是数字支持服务程度的地区趋同所导致。与传统金融机构将主要资源分布于人口、商业集中地区的状况相比,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覆盖面更广泛。
不管是覆盖程度,还是使用深度、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创新降低了客户准入门槛,使得金融服务的平民化趋势日益凸显,使得通常难以享受金融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和低收人群的需求得到回应,体现了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
标签:普 惠 指数 中西部 互联网责任编辑:吴择 吴择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